2019年可能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由降轉增的轉折之年,玉米去庫存有望進入尾聲,稻谷、小麥價格走勢可能有所差異,國產大豆面積有望繼續增加,進口大豆總量有保障,市場有穩定運行的基礎。1月16日,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對市場關注的四大主糧供需形勢及價格走勢作出預測。
過去的一年里,小麥最低收購價首次小幅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有較大幅度下調,政策調整效果開始顯現。最低收購價政策是農民種糧的“定心丸”。唐珂介紹,2019年我國將繼續完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已經公布,每斤1.12元,小幅下調0.03元/斤。稻谷最低收購價將于春節前后公布,預計將以穩為主。在政策支持下,口糧生產和市場有望繼續保持基本穩定,稻谷、小麥走勢可能有所差異,稻谷的庫存水平依然比較高,供需關系階段性寬松,市場價格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小麥經歷上年的產量、質量下降之后,供需趨于基本平衡,預計2019年庫存消化進度加快,市場價格有望弱中趨穩。
近年來,隨著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完善,以及各地政府加大優質糧種植、加工和營銷等全產業鏈的支持,我國口糧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產業鏈上下游矛盾有所緩解,市場化收購比例不斷提高,優質優價的特征日益顯現。唐珂提醒農民朋友,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和專用麥,從糧食質量提升中獲得更高的種糧收益。
2018年我國玉米庫存消化超出預期,臨儲拍賣累計成交突破1億噸。2019年是否會出現玉米供給偏緊、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唐珂分析,隨著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產能陸續投產,2018/2019年度我國玉米需求將繼續增加,產需存在一定的缺口,臨儲玉米將繼續保持較快的消化節奏。因此2019年很可能是我國這一輪玉米去庫存的尾聲,期末庫存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
在供需關系趨緊、價格上漲的預期之下,2019年也可能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由降轉增的轉折之年,玉米種植面積將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有所恢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市場供給。綜合來看,雖然臨儲玉米消化偏快,但當前玉米庫存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市場糧源供給充足,全年玉米價格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預計將以穩中有升的走勢為主。
2018年美國大豆進口關稅提高、進口量大幅減少,政府、企業等各方積極應對。國內市場主體大量采購巴西等國大豆,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并通過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拓寬蛋白粕來源,降低了下游豆粕需求,國內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唐珂認為,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比較高,需要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國內大豆市場形勢。據了解,新一年度的南美大豆播種進展順利,長勢總體正常,阿根廷大豆生產恢復,預計比上年度增產約1700萬噸。與此同時,美國大豆庫存大幅增加,全球大豆供需關系保持寬松??梢灶A計,2019年我國進口大豆在總量上是有保障的。
對國產大豆來說,隨著國家對大豆生產支持力度的加大,2019年播種面積有望繼續增加,國產大豆供給能力穩步提升,與進口大豆價格的聯動性有可能增強。未來幾個月是東北大豆主產區春耕備種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將密切跟蹤國內外生產和市場變化,及時發布供需價格信息,推動盡早出臺有關支持政策,引導好生產和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