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l9997"></address>
              <address id="l9997"></address>

              <address id="l9997"></address>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發布時間:2013-12-28 23:47:00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在全國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的背景下,中央著重提出糧食安全意義深遠。只有多舉措保護糧農利益,千方百計調動糧農生產積極性,才能確保這一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也“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列為明年各項經濟工作之首。當今世界,怎樣確保糧食安全,不但是中國,也是人類面臨的一大問題。

                    世界糧食市場出現“結構性”問題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專家指出,全球食品體系正日漸脆弱,容易受到極端價格波動的影響。世界經濟越來越全球化,國際環境中的沖擊因素很快就會傳導到國內市場。FAO專家將糧食市場比喻為一個淺底盤,此盤子很大,但底淺,供給多一點兒就滿溢,少一點兒又明顯感覺不足。這一特點顯示了糧食市場的脆弱性。例如,泰國是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國之一,一旦其大米漲價,世界糧食市場必受影響,而依賴進口大米的菲律賓和印尼等國的糧食安全也會受到影響。

                    八國集團認為,世界糧食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除非在20年內將糧食產量提高一倍。FAO出具的報告顯示,全世界共有9.63億人遭受饑餓和營養不良,約占世界人口的15%;另有20多億“隱藏饑餓者”。全球目前的食品產量遠遠超出養活當今世界人口所需的水平,導致近10億人挨餓的真正原因在于農業生產的不合理。目前世界谷物產量的一大半被西方工業化國家用于飼料、農業燃料以及其他工業用途。此外,棕櫚油是生物能源,因此造成汽車與人爭油。世界范圍內,糧食價格上漲已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后果。在阿爾及利亞,白糖、油、面粉等基本食品價格年初以來飆升了近30%,并與當地居高的失業率一起,引發多次暴亂。

                    由于糧食危機加劇,一些國家開始轉向發展中國家購買或者租借土地進行糧食生產。沙特阿拉伯和一些較小的海灣國家就已經與埃及、烏克蘭、巴基斯坦、菲律賓以及泰國談判購買或租借土地。糧食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會使金融危機所引發的深層次影響沖擊到整個國際社會。糧食分配上的不公平,極有可能引發動蕩局面。

                    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根據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要進一步明確糧食安全的工作重點,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仍然必須堅守,同時現有耕地面積必須保持基本穩定。目前我國每年平均凈減少耕地1000萬畝,要堅定不移地扭轉長期以來耕地數量逐漸減少的狀況,提高耕地質量。當前我國中低產田比例偏高,中、低產田占64.58%,而且全國有1.4億畝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損失糧食約100億公斤。因此,需要加快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地肥力。要加大對耕地等的治理和保護力度,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態系統和糧食與食物資源環境。大力推廣節地、節水等資源節約型糧食與食物生產技術,強化食品生產過程中的環保意識,加大食品企業治污力度。大力發展低污染、無污染、營養豐富的食物生產,加快發展綠色食品。

                    目前中國的糧食總量中有35%是用于飼料,到2020年糧食中的飼料糧比重將達到43%,但是,長期以來用人吃的糧食品種喂牲畜,效益很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快由傳統的糧食與經濟作物形成的種植業二元結構轉變為由糧食、飼料作物與經濟作物形成的三元結構,以大幅度提高糧食的使用效益。此外,要高度重視節約糧食,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加快建設完備的糧食儲備體系,要分級建設國家和地方儲備糧體系,重點建設主銷糧區和大中城市的糧食儲備,保證不同層次和不同地區的糧食調控能力和供求平衡。儲備糧的運作,要建立依法運行機制,要完善和發揮“糧食風險基金”的調節作用。為保證國家糧食調控能力,需要把國內糧食市場同國際糧食市場有機聯系起來,增強兩個市場變動的應對能力。

                    只有保護糧農利益才能保證糧食安全

                    從長遠發展來看,國家必須有力地支持建立和完善中國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重點支持自主創新,確保穩定的科技投入。當前需要針對制約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的重大問題,加強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廣實用技術,支持擴大和完善多樣化的技術推廣與知識傳播體系。

                    解決糧食問題,從農業角度加大供給方是根本。因此要調動和保護好“兩個積極性”,要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近幾年來,中央和地方普遍增加了農村資金投入,但是要能夠持續穩定地增加資金投入需要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投入和產出需要相應的增長。要控制物質生產費用增長,在鼓勵糧農增加物質投入的同時,防止糧食生產成本上升抵消糧食價格上升給農民帶來的實惠。同時還要相應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國家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要逐步由目前的15%盡快提高到30%左右,以提高基礎生產能力。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中央承擔首要責任,各級地方政府要樹立大局意識,增加糧食生產投入。善于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努力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在全國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的背景下,中央著重提出糧食安全意義深遠。只有多舉措保護糧農利益,千方百計調動糧農生產積極性,才能確保這一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文匯報  馮叔君)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_中国一级毛片特级毛片_小sb是不是欠c流了那么多_α片毛片免费看

                          <address id="l9997"></address>
                            <address id="l9997"></address>

                            <address id="l9997"></address>
                              >